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文摘抄 > 正文

美文摘抄

“清洁工画家”:她在北京金融大厦女厕所旁边的储物间画油画

admin2022-10-24美文摘抄827
  在北京西城区科技金融大厦17楼,女厕所旁边,长条状储藏室的门总是关着。打开门,人们就能找到另一个世界。只有三四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摆放着长椅和画架,地上散落着油画颜料和画笔,左侧整齐地排列着几幅

  在北京西城区科技金融大厦17楼,女厕所旁边,长条状储藏室的门总是关着。 打开门,人们就能找到另一个世界。 只有三四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摆放着长椅和画架,地上散落着油画颜料和画笔,左侧整齐地排列着几幅完成的油画。 画布上青翠的山川、粉红色的桃花在仓房间凄白的墙壁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这个房间像是这座高耸的办公楼里的秘密。

  王柳云正在大楼的储藏室里画画。 图/本刊记者仇广宇


  坐在画架前的人是一位中年妇女,穿着灰色清洁工的工作服,身材纤细瘦削,发型备受瞩目。 下半部分部的头发被剃成“毛寸”,上半部分部的头发用皮筋编成辫子。 女子名叫王柳云,56岁,来自浙江台州。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储物间就和她的工作室成了家。 从早上5点起床到晚上7点下班之间,她负责打扫大楼的两层楼。 工作一结束,她就举起刷子开始画画。 仓房里的东西全是她部家当,只有几件衣服用衣架挂在头上,晚上地上铺木板和被子当床。


  在过去的五年里,王柳云从台州、深圳漂流到河南柘城,一边画画一边打工。 到北京一年多后,媒体报道王柳云在仓库里画画,认识了清洁工画家。


  画画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柳云心里没有明确的回答。 她只是知道画画会让她幸福。 回顾她的经历,她似乎发现绘画并不是一个艺术或梦想般的模糊概念,而是一种来自现实生活的短暂溢出和“出路”。


  出口


  王柳云是在2017年开始学画的,作为一个51岁的普通农妇,前半生的日子都是以打工、种地、孩子、老公为中心,没有想过画画。 那一年,她觉得自己完成了人生的几项重大任务。 房子债还清了,新房子盖好了,女儿也工作了。 她梦想着自己的“退休”生活,以后开始考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做轻松的兼职。 但她还是有点压力。 她和丈夫都需要自己付保险,所以他们每个月得赚点外快。


  但是,问题接踵而至。 王柳云的丈夫老林突然身体不好,不能继续打工了。 之后,她又检测出了心脏病。 她不是台州本地人,家乡在湖南新化县,结过一次婚,被前夫骗走了所有积蓄,失意中,老林接受了她和她的女儿。


  王柳云在台州找了家酒店当清洁工。 她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福建宁德双溪镇的油画村有免费的绘画教育服务。 在那里,一个70多岁的老人毫无基础地花了7天画油画。 更吸引王柳云的是,其专题片声称,在双溪镇上学的画师,可以把作品作为装饰画出售,有人的画可以卖上万元。这部专题片意外地唤起了王柳云对生活的新想象。 她根据电视计算,只要学会画画,就有可能摆脱繁重的劳动,成为画师。 这个尝试的成本不高。 宁德离台州只有300多公里。 坐电车去的话花不了100元。 三个小时就到了。 当地的物价也不高。 回家也很方便。 也可以在当地打工赚钱。


  和家人商量后,王柳云拿着女儿给的几百元钱,坐上开往宁德的火车,来到双溪镇油画村。 她发现这里确实能写生广袤的山水风景,还有免费的画具和助教指导,但这种指导不是职业,很多都要自学。 来学习这幅画的人通常都是失意的人,他们有梦想,想发财,但很难坚持。 一些最终坚持下来的业余画师将画放在双溪镇自己的平台上出售,平台和画师个人分成“五五开”。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免费套餐就像是吸引当地观光的广告。

  王柳云展示还没有完成的作品。 图/本刊记者仇广宇


  但是卖画的收入还是不稳定,她一边打工一边开始画画。 2017年上半年,王柳云陆续卖出多幅画,成为双溪镇备受瞩目的“农妇画家”之一。 她经常骑自行车到几十公里外看风景、写生,渐渐觉得连心脏都不像以前那么难受了。


  冒险


  年轻的时候,王柳云的残疾父亲喜欢和她谈“生命”。 她也把很多事情归结为命运的安排。 例如,这次她去福建学过画。 她想抓住这次的命运报答她。


  2017年下半年,装饰画市场突然恶化,王柳云的画销售困难。 正好身边有画友建议她一起去深圳大芬村继续学习画画。 大芬村是装饰画最有名的生产基地,在那里诞生的作品大量销往海外,有更多专业的画室和画师。 2018年春节前夕,王柳云回到台州,向农信社贷款5000元作为学画的基金,前往深圳。

  王柳云已经开始画城市风景了,网友最喜欢的是她笔下的自然风景。 图/本刊记者仇广宇


  投资画并不是王柳云的第一次冒险。 20世纪80年代,她从报纸上看到种水果苗可以致富的消息,开始学习培养技术。 当时,周围的人都不看好,她真的用果苗存了第一笔钱。 那是她漂流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时刻。 这次,她决定再冒一次险。


  深圳的现实很硬。 她年纪大了,手头的钱也少,很难去拜师。 女儿每月给500元生活费。 但这笔钱在深圳是杯水车薪。 她只能在一直在大芬村到处写生的人群之间偷师。 有时,她接受一份简单的画师的工作,同时打工赚钱,但时间太长,可能会耽误精力。不久,一位画友给王柳云带来了新的机会,被介绍去河南柘城的民务助教学校当美术老师。 这所学校不是公立学校,工资也只有1500元,这个机会以前是想不到的。 1982年,她顺利考上了高中,但只读了一年就家境贫困辍学,离开了学校。


  校长欣赏她的画,充分信任她,让她教一年级到八年级的美术课,一学期二十三小时的课兼任德育老师。 在这里看书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她能了解他们的处境,孩子们也愿意和她沟通。 她也找到了有才能的学生。


  终于冷静下来,大环境又和王柳云开玩笑了。 2020年春节过后,新冠疫情突然,柘城的学校停课,她也被困在台州的家里。 经过这几年的辛苦,她打工、卖画赚的钱已经还清了贷款,所剩无几。 我想去,她决定在北京打工。


  成名


  到北京的前半年,她几乎没有拿过画笔。 她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工资4000元,找了份工作,适应了新的人际关系,在出租屋里忍受着吵闹的环境……所有的事情都消耗殆尽。 丈夫林先生也曾有一段时间来北京当保安,但途中犯了脑血栓,她只好把他送回老家。


  在漂泊的生活中,她爱上了余秀华的诗,觉得这位多舛诗人与自己有着某种命运的联系。 此前在双溪镇画画时,她就积攒粉丝,经常用微信聊天。 北京的媒体人周志轶买过她的画,得知王柳云来北京后,周志轶鼓励她继续画画。 王柳云又拿起了画笔。 后来,媒体开始报道她的故事,她渐渐成为社交网络上有名的“仓库画家”。


  她至今不知道北京有哪些艺术区,也没去看过展览,依然负担不起学画的钱。 为了生存,生活范围只限于做清洁工的办公楼附近。 意外地出名了,她学会了和媒体打交道,成名赢得了尊严。 2021年刚来这家公司的时候,看到她在画画,同事说:“你的画卖得不太好,也没有发大财啊。 现在,大楼下面的警卫对她的口气称赞说:“拿起笔就能画画是很有才能的。”

  即使她舍不得花钱改善生活,王柳云依然舍得花钱买颜料。 图/本刊记者仇广宇


  风景画是王柳云的起点,至今仍执着于风景画,生活疲惫,画山间野趣能让她苟延残喘。 成名后,很多年轻人找她定制画,有人给她发照片让她画上面的风景,有人口述自己家乡的小村庄的样子画画。 在深圳学画的时候,女儿寄了几本图画书让他临摹。 来北京的时候,她只带了其中的《19世纪西方风景》,现在没有条件出去写生,就临摹了图画书上的作品。王柳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下午3点多,下班后,在公司例会前,她要休息一会儿。 最近她经常读的书是《夜航船》。 它是明朝张岱人写的包罗万象的奇书,从某种角度看,书的世界和她写的世界是对生活的反抗。 “你看,我像花一样高兴。 ”她用湖南人特有的幽默口吻逗自己,努力开朗地笑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